在重慶網站開發中時常犯的一個謬誤是為設計者而設計網站,所思考的是設計者的需求而不是實際操作者的需求。如果設計者忽視操作者的需求,過程模型就不能保障一個網站的高端。務必要記住Web網頁設計的緊要原則:
規則:設計者不是操作者。
設計者所了解的并不是操作者所了解的。作為一個設計者,您擁有Web網站的徑直知識。您的資訊在何處以及怎樣安裝插入功能元件。您有最好的屏幕分辨率及瀏覽器的設立等等。您必須接受以下的事實,許多操作者并不像您一樣了解您認真設計的網站,他們的興趣甚至也與您不盡相同。思考到操作者的興趣和期望的必要性,表面上徑直讓操作者以他們希望的方式實行設計仿佛很適合。但如果您思考到了另一個基礎原則,那就不是一個好主意:
規則:操作者不是設計者。
并不是任何人是或必須是一個Web設計者。就像指望電影觀眾按照觀看的電影去指導一部電影一樣,僅由于操作者瀏覽了許多網站而指望他們可以設計網站的想法是愚蠢的。操作者時常有許多不現實的關于網站的需求和期望。操作者也不會認真的獨立思考Web網站的某個部分。總之,操作者不會像設計者一樣對Web有綜合的了解。
這就是說,成功且易用的Web網頁設計的關鍵是盡量從操作者的角度去考慮。以操作者為中心的設計要求把操作者放在第一位。但我們又能就操作者談些什么呢?是否存在典型的操作者呢?是否存在一個有代表性的網際網絡操作者,而我們應當為他設計網站?可能不會,但我們在設計網站時應當思考普通的特質,如響應時間、記憶和其他有些認知與物理能力。對認知科學的回顧有利于我們了解操作者的基礎能力。記住,操作者具備共性時也具備個性。對一個操作者看起來很簡易的事宜對另一個操作者則可能很困難。為具備共性的操作者設計網站有可能不能滿足所有操作者的要求。能力強的操作者可能覺得網站的限制太多,而新人則會覺得它太困難。操作者是一群具備某些共同能力和特征的個體。網站在專注于共性時,也應當思考個性,正如下面的原則所指出的。
規則:為操作者的共性設計,但應當思考差別。
效果和可用性
好的Web網站對操作者是有用的。靈驗性包含兩個方面的意思:有用性和可用性。有用性指的是網站隱性的滿足操作者需求的功能。可用性是指操作者可以通過網站的使用實現特定目標。例如,思考一個提供線上銀行服務的網站。如果它提供諸如收支平衡檢查、轉帳、資金支付等操作者期望的能力,就能夠說它是有用的。然而,網站也可能完全失敗,它提供的功能可能令人困惑而無法得到靈驗的操作。很明顯,如果一個網站不能恰當地運營,或者設計得極其糟糕甚至存在謬誤,它就不是一個好網站。可用網站的效率會極其高,容易進修,在實現操作者的目標時令人滿意而不會有謬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