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是技術越來越大的一個方面,而且幾乎沒有表現出緩和的跡象。事實上,2019年的數據顯示,22%的英國家庭擁有像亞馬遜Echo或谷歌home這樣的語音控制數字家庭助手設備。這一數字是2017年的兩倍,預計未來5年將有近50%的家庭擁有一臺智能手機。智能家居的普及率正在上升,這表明我們對語音控制越來越習以為常。
有了這些高的數字,這是否意味著網站設計者應該在網站中建立某種聲音呢?或者它只是一個噱頭,將會消失和渲染網站與硬件和復雜的設計問題?只要看看谷歌玻璃的失敗介紹,你就會發現某些技術的進步并不總能帶來預期的結果。
多個聲音
使用voice的第一個問題是確定你是想讓網站識別每個人的聲音,還是只識別那些已經注冊的聲音。如果你在一個擁擠的房間里使用這個網站,它會從別人的談話片斷中獲取信息并認為這是指導嗎?谷歌Home有一個功能,你必須在它的應用程序中注冊你的聲音,才能使用更個性化的功能,比如購物清單。這是網站需要的東西嗎?
口音
語音的實現是復雜的,不僅需要理解某些語言(如英語),還需要理解所有的口音和變體。光是英語方言就有160種,這項技術需要理解的地方就很多了——還不包括發音錯誤、俚語和口語。此外,如果一個站點被全世界使用(很多是),它需要知道多少種語言?
隱私問題
如果網上有你的聲音片段,很容易被模仿
如果一個網站涉及網上購物或其他需要輸入敏感信息的功能,這可能會讓人們不愿使用語音。用戶需要知道這些保存的數據被存儲在何處、如何使用以及是否安全。2018年,英國稅務海關總署的語音ID服務注冊了670萬人,匯豐銀行表示,每周都有超過1萬人注冊。這表明很多人信任這項服務,但專家表示,如果網上有你的聲音片段(比如播客),很容易被模仿。帶來了安全和隱私問題。
根據1991年發明短信的未來學家伊恩·皮爾森博士的說法,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能只用幾個單詞和一個手勢就完成一筆金融交易。對于網上購物這樣的事情來說,這可以節省時間,但是我們需要確保有正確的安全步驟。
用戶不會用他們打字的方式說話
與打字相比,說話時我們傾向于使用更簡短、更口語化的語言。網站上的語音功能需要能夠適應這一點。舉個例子,如果你在為一個網站語音填寫表單或評論框,你需要告訴它應該加什么標點,讓它知道哪里應該加逗號、感嘆號等等。
網站流程需要更簡單
在我們現在使用的網絡中,我們經常瀏覽網頁,在點擊到我們想要的頁面之前閱讀其他信息片段。有了語音識別,它就可以去掉這些中間步驟。例如,如果你在尋找某樣東西的食譜,你只需說“Show me the…recipe”這條命令,它就會直接帶你到那里。這種直接訪問我們正在尋找的東西可能會導致網站的簡化。
定期更新
對于現在的網站來說,它們需要半定期的更新,這取決于它們是如何構建的,它們有多復雜,以及我們在其中構建了哪些功能。一個基于語音的網站將需要定期更新,無論是添加新單詞或新程序,還是跟上快速適應的技術。這可能會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
不信任
盡管現在通過Alexa、谷歌和Siri等技術使用語音控制的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但人們對它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信任。目前還不清楚數據存儲在哪里,是否被存儲,以及是否容易被濫用。
更大的存儲和帶寬
如果一個網站是為語音而建的,它會使用一個現成的插件還是會有自己的軟件由開發者來建?這個特性需要更大的存儲空間和帶寬來應付嗎?這些是進一步的因素,以考慮未來實施語音網站。
我們仍然不知道它會去哪里
語音技術雖然在某些方面發揮了作用,但在未來的使用中仍有一些灰色地帶。它會像許多人預測的那樣成為下一個大事件,還是會簡單地消亡?